張恒春藥號初創于1800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中成藥盛銷大江南北,聲譽遠播海外。被民間譽為國藥“三塊半招牌”,與北京 “同仁堂”、漢口“葉開泰”、杭州“胡慶余堂”齊名。
張恒春堅持存心以仁的理念,以仁義待患者,以虔誠制良藥。堅持誠信為本、以義取利的經營理念,使張恒春藥號在廣大客戶與患者中,贏得了廣泛的信譽與尊重。
張恒春遵循尊古創新的發展理念,尊重傳統而不拘泥于傳統,崇尚先人而不為先人所束縛,在生產過程中,一方面要求員工嚴格地按照古法規定的炮制方法與流程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廣求民間藥方,加以研制、改良,創制了一批獨家知名中成藥及獨家秘方。諸如:恒制咳喘膠囊、十七味填精膠囊、肺結核丸、雞藥等。
張恒春藥號為適應以平民百姓為主的服務對象,降低鄉民問診尋藥的成本,一直秉承醫藥并重的執業理念,在學徒與員工中實行醫藥雙修,自張明祿以下六代子孫皆精通中醫學。
公司組織眾多研發專家、院校教授、醫師藥師與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編著了《張恒春文史研究》、《張恒春藥號醫方集抄》、《嘉慶老字號 百年張恒春》,這三本書講述了張恒春國藥號的百年傳奇,一路風雨,至今依然存心濟世、國藥飄香;同時匯集了百余年間張恒春的各類醫案與病例名醫名方,具有較高的傳統醫藥學價值。
張恒春針對蕪湖自古為江南著名商埠,商旅匯聚、人流如川而導致的傳染病、流行病較為多發的特點,研發、生產適銷對路的普藥,如:春季的黃連上清片;夏季的純陽正氣丸、藿香正氣丸;秋季的雪梨膏;冬季的恒制半夏等,迎合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百姓的普遍需求。
張恒春藥業一直擔任著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使者,邀請川渝、山東、陜西等商業公司高管、中藥研發人員、業務人員蒞臨張恒春藥業參觀訪問,共同探討張恒春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王偉杰董事長、公司高管團隊熱情接待,并就張恒春中醫藥文化,源于實踐,指導于實踐,匠心傳承,發揚傳統,創新當下,進行了深入探討。
王偉杰董事長說:“老”是張恒春最大的特色,是一種積淀。老字號的價值在于“老”,而出路卻在于“新”??v觀張恒春兩百年的發展史,執著于百年不變的制作工藝,注重中醫藥文化技藝的傳承發展,與時俱進的經營理念,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才能將飽經滄桑的民族品牌歷久彌新。”
第十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安徽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發表主旨演講并宣布大會開幕。蕪湖張恒春藥業應邀參加,“亮相”中博會。作為安徽著名的老字號,不僅展示了企業形象,同時弘揚了中醫藥文化,展示了恒制咳喘膠囊、十七味填精膠囊以及六味地黃丸、逍遙丸等丸劑產品,引得與會客商紛紛駐足咨詢。
靈芝好找,名匠難求,名師帶高徒,更適合中醫藥的匠心傳承。張恒春藥業通過師傅帶徒弟、專家帶學生、老藥工親授等多種培訓途徑,積極培養中醫藥人才,傳承制藥技藝。年逾半百的老技工,青春煥發的年輕技術員,權威沉穩的醫藥專家,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一大批熱愛張恒春中醫藥事業的現代張恒春人,堅守“虔誠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的祖訓,執著于工匠精神,積極探索產品的客戶需求,研發產品技術,集成傳統特色的中藥炮制工藝。
于自然,得于人心,在與中藥相關的歲月里,張恒春始終醫者仁心,虔誠制藥,不斷的積累更高的醫藥智慧,代代相承,凝聚百年恒春。
電話:0553-5849208 傳真:0553-5849356
地址: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鳳鳴湖南路10號 郵編:241006
皖ICP備15023079號-1

皖公網安備 340207020003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