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0年(光緒十六年)11月的一天,一個撼人心魄的噩耗傳到國藥號,張恒春的當家人張文玉和他的兒子張光源所乘的日清公司輪船在南京附近的黃天蕩失事,父子雙雙溺亡。頓時,藥號上下哭聲震天,有心人在悲泣之余感到張文玉父子的死亡有些蹊蹺。蹊蹺之源,就在于秘方咳喘丹。
藥號門樓吊女尸
公元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新秘方咳喘丹開始在張恒春國藥店內上架售賣。蕪湖地方上一些有著咳喘之癥的達官貴人,按療程服用后,深感療效顯著,名聲由此傳開,大江南北前來購藥的人絡繹不絕。一段時間,藥店門前竟排起了長龍,成為蕪湖中藥界的一道奇觀。
這天早上,店門剛開,一個名叫趙小根的人領著一位衣冠楚楚、唇上留著兩撇胡須的先生進來。他們來干什么呢?
原來,趙小根引來的是日本正丸藥業株式會社的經理清水一郎先生。在藥號后堂會客廳里一番寒暄過后,清水一郎從隨身包里捧出一扎沉甸甸的物件,擺在文玉面前,說這里有一百根金條。原來他想收購張恒春咳喘丹秘方,當即遭到文玉婉言謝絕。張文玉說:張恒春祖上從來沒有賣秘方的先例,我不能壞了祖上的規矩。于是,清水一郎和趙小根悻悻地走了。
趙小根何許人也?他是張文玉家多年的保姆趙王氏的兒子。趙王氏年紀輕輕就死了丈夫,經人介紹,同情這兩個孤兒寡母遭遇的張文玉,早在公元1878年就將寡婦趙王氏收留了下來,充當自己家的保姆。趙王氏生得小巧玲瓏,為人老實,做事勤快,但性格非常懦弱;所撫育的兒子趙小根,由于她的溺愛,染上了社會上的不良習氣,不僅嗜好賭錢,抽吸鴉片,而且還時不時地進出娼門。母親每月的保姆費,總是被他逼干,甚至連張文玉夫婦賞賜給趙王氏的金銀玉器,都被他偷偷拿到市面上典當變現,揮霍一空。趙王氏因極愛面子,對兒子的惡習從來不與外人談及,所以張氏家人毫不知悉。
這次趙小根是因為清水給了他10塊大洋,并允諾事成之后再賞他一百塊大洋的饋金,就屁顛屁顛地領著清水一郎前來藥號收買秘方。誰知事與愿違,清水和趙小根討了個沒趣。
在回來的路上,清水用言語不停地敲打著趙小根,說:這么不給面子,難道你趙小根這個堂堂男子漢就如此心甘,不給他張家一個下馬威嗎?趙小根由此心生怨恨,惱羞成怒起來。
當天夜晚,蕪湖城寒風凜冽,雨雪連綿。酒后的趙小根偷偷溜進了母親趙王氏的房間,用一根布帶勒死了自己的母親。趁著黑夜,他把趙王氏的尸體吊在了張恒春的六尺門樓上。
第二天一早,此消息傳遍全城,引來無數圍觀之人;趙小根也前往縣衙門哭天喊地,擊鼓叫冤,說張恒春逼死了他的母親,并引來眾衙役趕到藥號。此時,張文玉和張光源父子二人也驚呆了,他們自感平日里對趙王氏不薄,為什么她竟要在藥號門前上吊自殺,陷張家于不義呢?
擔任官衙法定檢驗的吏役,被老百姓稱為“團頭”的仵作朱山,在現場一番查驗之后提出:勒死和縊死區分的關鍵看“縊溝”。上吊的死者縊溝的特征是“腦后分八字,索子不交”,而被勒死者則是“索子相交”;亡者趙王氏的“縊溝呈索子相交狀”,分明系被他人勒死。他還提筆在一張紙上寫到“六尺門樓一女焉能上吊;連陰三日繡鞋何得無泥?”他斷定被勒死的趙王氏的尸體是有人故意移到張恒春門樓上的。圍觀的老百姓,包括張家人這才恍然大悟。此刻,一旁的趙小根面色如土,汗似雨下,連忙拔腿逃跑,當即被眾差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事后經審訊,兇手就是這個大逆不道的趙小根,他犯下了弒母的滔天大罪,而犯罪的緣由竟起于秘方“恒制咳喘丹”。
妙取秘方咳喘丹
公元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正月末,蕪湖城依然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店主張文玉在發放了獎金之后,告訴諸位管事店員,中飯后將在藥號大廳安排一場雜技魔術演出以慰勞同仁們一年的辛勞。此后,張文玉就回到了自己家的書房,從保險箱里取出張恒春昔日一系列抄在紙上的祖傳秘方放在桌上,這是張文玉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和癖好。他總喜歡在午飯前夕取出自家的秘方揣摩一番。正是這點癖好使他差點丟掉了恒制咳喘丹這一奇藥處方。人們不禁要問,真有其事嗎?
答案是予以肯定的。這天,就在張文玉揣摩自家秘方之際,突然,張文玉一位昔日的好友也是同行的名叫黃仁之的人前來拜訪。張文玉連忙把秘方堆積起來推到桌邊,然后起身接待。他吩咐傭人沏上一壺上好的龍井茶,招待友人。黃仁之剛呡完一口茶之后,文玉家門口傳來一片喧嘩之聲。張文玉顧不了和友人寒暄,即請仁之老友稍等片刻,然后徑直向門口走去,以尋個究竟。他撥開自家大門的望風眼,就看見幾個日本浪人正在酗酒鬧事。于是,張文玉氣呼呼地關上門眼,回到書房,他這才發現放在最上方的咳喘丹秘方不見了蹤影。他隨即裝著不經意的樣子用手翻了翻這沓秘方,發現獨獨少了咳喘丹。
張文玉不愧是個“每臨大事有靜氣”的人,他當時沒有聲張,在黃仁之告辭之時,文玉力挽老友共進午餐,并邀他觀看下午的雜技魔術表演,黃仁之大笑應允之。
演出按時開始了,那精彩的雜技節目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接著,魔術表演開始了,當身著熠熠閃光服裝的魔術師徐庶亭出場時,諸位觀眾都將目光聚焦到他手中用紫黑色綢布遮蓋的盤子上。
有人會問,徐庶亭何許人也?他是江蘇溧水徐木村人。徐家與張家世代聯姻,他本人也算是張文玉的晚輩了。
這時,只見徐庶亭輕輕地用手揭開紫黑色的綢布,觀眾們發現盤子里擺放著兩瓶咳喘丹和兩張黃紙抄寫的秘方。徐庶亭將咳喘丹和秘方依次擺放在桌子上,用紫黑色綢布罩起來。隨即從身邊拿出一把巨大弓箭,微笑著對觀眾說,只要他射出一箭,就能讓咳喘丹的秘方和瓶裝的咳喘丹飛到哪里找到哪里。
庶亭之言使眾多觀眾都面露疑色,而善于揣摩觀眾心理的他又高聲說道:如果大家不信,請看……,話音未落,徐庶亭便舉起弓箭向盤子“啪”地一聲射去。揭開紫黑色綢布之后,人們發現盤子里只剩下一瓶咳喘丹和一張秘方,而正當觀眾驚詫不已之際,徐庶亭大步從臺上走了下來,徑直地來到了觀眾席的第一排張文玉和黃仁之的坐處,面帶微笑地從張文玉袖中取出咳喘丹,而對黃仁之說,剛才被我一箭射飛了的咳喘丹秘方現在就在你的帽子里。于是,所有觀眾鴉雀無聲,都把目光投向了黃仁之,只見徐庶亭揭下黃仁之的帽子,咳喘丹秘方顯露出來。全場沸騰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臺下第一排的主人張文玉這才輕吁了一口氣,原來不失朋友之道的妙取之策終于成功了,秘方失而復得。
父子慘死黃天蕩
黃天蕩位于長江之濱,在今南京棲霞山附近,是當年韓世忠和梁紅玉抵御金軍的戰場。公元1890年11月,這里發生了一次對張恒春影響深遠的事件。主政張恒春藥號的張文玉和張光源在此遭遇沉船之禍,父子二人落入茫茫大江之中,撈上來是父子死死相擁之狀。為此,張恒春的后人不得不用溫蒸法將父子二人分開,分別安葬,此情此景讓張恒春的人痛哭流涕,哀聲遍野。
有心人曾問過張文玉父子死于何因?答案是秘方咳喘丹是他們的主要死因之一。原來深知張文玉癖好的黃仁之在日本人清水一郎以“酬金五千塊大洋”的重金收買下不顧昔日的友誼和同行的行規,決意冒險試之,未想到在初試成功之后竟演繹出“煮熟的鴨子又飛走了”的活劇。在聽到黃仁之的報告后,清水一郎說:張文玉不能再活下去了,得不到秘方,我就滅了他這個人。
張恒春藥號,于是迎來了一場災難性的雷雨風暴。
朗朗乾坤,杲杲晴日,日清號何以沉船呢?原來在獲悉張文玉按慣例11月中下旬要攜帶愛子乘坐日本人經營的“日清號輪船”前往上海做藥材貿易的消息后,由清水一郎一手策劃的天大陰謀正在秘密進行中。他首先通過文玉的所謂同行好友的黃仁之之口,了解到張家老板文玉向來節儉,乘船也只會選擇票價便宜的船底通艙處。于是他們就預先在船底隱蔽處埋放了炸藥,待輪船行經南京黃天蕩的時候,有人點燃炸藥實施爆炸,船艙一時混亂極了。事后,經附近漁民的救援,船上的125余人只救出上等艙的73人,船底通艙的包括張文玉和光源父子的52人,或沉入江中失蹤,或溺水死亡。
噩耗傳到張恒春國藥店內,無人不悲痛惋惜,有心人更感到其中有蹊蹺。張文金父子葬禮之時,黃仁之攜帶他的獨子也來了,當他們看到挽聯中所寫的“說什么父子歸來,半途中遭此浩劫;莫非是神仙度去,大江里脫了凡胎”之后,竟然一下子全部癱倒在地,口流垂涎,不知何因,老百姓們都說他們可能中邪了。這真是應了俗話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今日繁華的南京黃天蕩口
記載清朝刑獄的古籍